全国服务热线:15072221098--13098454016

品读故乡遥隔如童年

2022-12-01

原标题:品读 | 故乡遥隔如童年

和来到园子的朋友谈起故乡,那是在颐和园西墙外金河湾边上的园子里。我们在河边的柳树下品茶,金河水清澈而缓慢地流着,谈起故乡并沉浸在故乡的回忆中的时候,仿佛坐在了故乡的汶河边。我知道,这在异乡里的故乡感觉,永远是在自欺欺人,然而,你正是带着对故乡的深情在异乡行走,才把每一处异乡都当成了故乡。

三四十年前的故乡陈汶西村,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,汶河岸边的苇子湾里,芦苇一夜之间冒出了一地尖尖的苇芽,不穿鞋子是不敢走在芦苇地里的。我们去河边树林或者沙滩上割草或者玩耍时,经过苇子湾,就会拔出芦苇的牙尖,做成一支苇笛,吹起来,笛音里带着芦苇的清香和春天的气息。

那苇子湾里,还有几十棵粗大的百年老柳树,满树的柳芽翠绿,拧下垂下的柳条,一个柳笛也做成了。柳笛与苇笛,对于乡村的孩子们来说,我敢说没有哪个孩子没有吹过。大哥哥会做好许多支苇笛柳笛,给跟在屁股后面跑来跑去的小弟弟小妹妹。他们望着哥哥拧柳条,试吹柳笛时的神情,小嘴唇也翘着学着哥哥的样子吹动。每一个伙伴都拿到了一支柳笛或者苇笛,伙伴们吹起来,呜哇呜哇一片笛声,让那些枝头的鸟儿也起劲地应和,加入到这童年的音乐和鸣中。

而树林和沙滩上杨树新生的树叶鹅黄,它们和柳芽的翠绿呼应,你会感到春光是鲜嫩的,流动的,起伏的,交融的,它们彼此呼应,青涩的叶香,还有艾蒿的清香,也把空气浸染得香醇和斑斓多姿。它们如此珍贵,触碰一下,你都怕会让春光受到伤害,孩子们眼睛里这样的春天景象,正是他们澄澈明净的心灵的反照。对大地上萌生的一切,孩子们都带着仿佛是自己萌芽的新奇。

我曾经割草的下午,还停在树林里等着我吗?午后,阳光低垂,却感觉太阳永远也不会落下去,每天的时日无休无止,漫无尽头。好像一个个白天都是连在一起的。孩子们疯玩了一天,也许在母亲的唤归声里回家,饭还没有扒拉上几口,嘴巴刚刚还在咀嚼,睡意突然袭来,一歪头,就已经睡倒在了奶奶的怀里。然后,父亲用有力的大手托起孩子放在土炕上,这孩子会一觉睡到了翌日的天色大亮。醒来,还以为是在昨天坐在饭桌前吃饭打了一个盹而已。

故乡岁月悠悠,故乡难忘的是那些黑牛黄牛,和牲口棚里的老人以及赶车手们,虽然沉默寡言,却是一个个村庄的守护神。再急迫的事,都有了老牛始终一步一个节拍的不紧不慢,拖着牛车在乡村的土路上仿若漫步,它们却承担着最重的重任。即使是拉着满车的沙子,绳套勒进了牛的肩胛骨,而老牛举重若轻,你永远看不到牛在路上畏缩,你也不会听到牛的叹息,内心的强大,让牛车的木车轮毫不迟疑地碾压过泥泞之处。那些岁月的辙印,只要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,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再大的坎坷,也会像牛每天面对的辙印一样,永远不会退缩,而是一如既往地蹚过生活的一道道难关。

你看着,即使是牛车空车返回,老牛也不会健步如飞,它们依然慢悠悠地走着坚实踏实的步子,不失牛作为牛的泰然自若。它们没有对岁月的畏惧与感叹,没有对往事的沉湎。劳动一天后,它们狼吞虎咽吞下干草,然后,在夜里休息时再反刍,将干草重新倒嚼,感受食物的甜美。也许,这就是它们对生活的回味,哪里有工夫把沟沟坎坎记挂在心上?

我会想起奶奶,每天坐在纺车前,白花花的棉花纺成了线。一个冬天棉线一样绵长的夜晚,煤油灯下,那摇动纺车的均匀的节奏,伴着我们入眠。春忙之后,走街串巷的织布机停靠在大婶子家的屋后面,大婶家屋后的一棵杏树开着花,织布的人拉开战线,一家一户开始排队,哐当哐当的织布声,乡村也跟着热闹了起来。孩子们看那来来回回穿梭的织布梭子,那些棉线就开始随着织布人脚踏的力气带动着,随着梭子穿来穿去,棉布就织出来了。奶奶纺的线细而均匀,因而,我们家的棉线织出来的布也是最细密平整的。奶奶踮着脚,兴奋地抚摸织着的细密棉布,一个个不眠的寒冷冬夜,都化成了这有着希望的布匹。

这些布再经过染布师傅的浸染,棉布就完成了整个的工序。这棉布稀少而珍贵,一年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一件单衣或者棉衣的;家里几床棉被,背面是印花的,都盖了几年或者十几年,而印染时的那些青蓝的硬疙瘩的印花还在布面上,成为那个年代的象征。

织布机在春天的乡村里响着,从前街到了后街,从陈姓家庙西的井胡同到了尹姓家庙前。这时候抱窝的老母鸡领出了第一窝雏鸡崽,它们跟着鸡妈妈在大街上的墙角里走动着,寻找着小虫小草,绒球一样,煞是可爱。孩子们在家庙前石碾边的柳树下,玩着老鹰叼小鸡的游戏。房后的家槐树也长出了新叶。

几乎同时,打铁的也来了,在槐树下支起了炉灶,叮叮当当,打造农具,或者打一些菜刀剪刀之类。加上卖豆腐敲响的梆-梆梆的木头梆子,小货郎摇响的扑棱鼓子,小商贩的吆喝声,鸡鸣狗吠,孩子们的大叫与欢笑,让整个乡村复活了……

我在金河湾边这样和朋友讲着,讲着,沉浸其中的故乡,如今只是遥远的往事。那里,好像已经遥不可及。故乡只在了梦里,和我的童年一起一去不归。

文:郭宗忠

来源:《品读》2022年第9期

责编:张初

校对:郭艳慧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联系我们 微信
电话咨询

15072221098--13098454016

在线留言